老师
顺时针纪念册 www.sszjnc.com | 阅读:次 |
篇一 : 老师
平凡才独特。
——题记
老师这个少有人从事的职业,平凡而又高贵。已经有不少学者歌颂过老师。重复赞美老师不免有些俗套,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要赞美一下老师,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
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写道:“水、空气、阳光、鲜花、笔”是她人身当中难以取舍的东西。如果要我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那么其中一定会有“老师”。自从到了适学年龄,我的身边除了亲人、朋友的陪伴,其余的就是老师在充当我人生之中的引领者。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可是原因确是可笑的可以,因为老师可以不写作业,而且还可以批改作业。后来每每想到这件事我都会忍俊不禁。
第一幕谆谆善导( 文章阅读网:.sanen.net )
每一位学生是否还记得,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的老师舍弃了美好的午休时间,替我们解答疑难问题,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直到我们明白。当我们的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神情,你们是否又有发现,此刻老师的脸上呈现的不是不耐烦而是满足的笑容。可是相较于你们,在离开时有没有向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哪?学生总是自私的,需要那颗包容的心啊,来宽容我们。
第二幕亲如父母
学习生活中我们这群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90后总会有自己的烦恼,有些事情不能同父母讲,不能向兄弟、闺蜜诉说,于是上课就会心不在焉,细心的老师啊,总是第一个发现。在放学之后把为数不多的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分一点给我们,替我们解决烦恼。想想在学习生涯中,我们是否有拥抱过老师,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老师,我爱你!”
第三幕密如朋友
在运动会上,你们有没有发现过,加油最起劲的往往都是老师,当你冲过终点时,最开心的是老师。即使你没有拿到名次,可是可亲的老师怎么会在意这些,在他们的心目中啊,每一位学生都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努力过了,不管成绩好坏,老师都是微笑的。我们因为某些事情心情郁闷的时候,老师就会像朋友一样安慰我们。老师啊,我们的一生中遇到你们是何其有幸啊!
校园之中,此种现象举不胜举,细心的我们或许只有真正体会过才会明白吧!老师的无私,没有目的,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学生。我们似乎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一切都顺其自然,似乎从没想过为什么。或许从今天起,我们就该好好想想了。从今天起,我们应该为老师也做点什么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句“至理名言”来形容老师的一生最合适不过了。
校园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育人才的地方,还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世外桃源,在里面,我们不必担心欺骗、危险,因为在我们的身后啊,老师在为我们护航。
篇二 : 我的老师
真空、坚定、谦逊、朴素――这是您教给我唱的歌,这是您指引我走的人生之路。
—题记
在我成长的十几年中,我要感谢的人有很多很多。首先感谢的老师是原来班主任王老师,她是我成长中最重要的人,在我心里,她不仅仅是我的老师,亦是我的母亲。或许,我不是她最好的学生,她却永远是我最好的老师。此刻,我用满天彩霞谱写颂歌,用遍地鲜花编织诗篇,也表不尽我们对老师节曰的感谢!
?
深夜,独自座在窗口数您的灯光最亮,在姹紫嫣红的星空里,时光仿佛定格在了十年前那张三尺讲台上,在台上就数你最风流。您的规劝 、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 文章阅读网:.sanen.net )
记得有一次,我和班里同学玩时发生了口角,我一气之下,不小心将教室的玻璃砸碎。可在砸完之后,我后悔了,我知道我闯大祸了,肯定会受到老师惩罚的,越想越觉得不安。当王老师知道后,并没有惩罚我,她知道我不是随便惹事的孩子。只是说让我们商量陪了就是了,其实,我多希望她能惩罚惩罚我,这样,我心里也许会好受些。因为平时王老师不是这样的,在别人做错事时她会严厉批评的。可是到我这里,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我她反而是百般疼爱与关怀,好像我是受了什么特殊待遇一样?这也是那时的我所不能理解的。
?
我之前语文成绩非常差,我一直以为是我的五音不全,写不好字,造不好句子,写不了作文,也学不好语文。可是王老师不这样认为,她不认为我笨,总是给我耐心辅导,给我鼓励,让我的语文有了很大的进步。渐渐的我喜欢上了语文课,从写字到造句再到作文,我都有很大的进步与收获。
?
记得有一次考试,在写一篇作文时,因为没有多余的纸张,我将试卷画的乱七八糟,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清楚写的什么。直到有一天,王老师神秘的告诉大家,她要给我们念一篇作文,大家猜猜是谁写的?就在大家还在犹豫,猜测时,王老师开始了演讲,我也好奇的听着王老师的演讲 。她读的好仔细,认真,仿佛这就是她自己的小故事一样,可我越听越觉得熟悉,这不就是我先前写的作文吗?不知不觉我的脸的红了起来,我不敢抬头看周围的一切,只是默默聆听着自己写的作文。在结束时,教室里响起的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些掌声是送给我的,我很激动,也很高兴。王老师还是神秘的问大家,是谁写的?大家还是在猜测,困惑,当然也没有人知道是我写的。这就是我们班的李x写的,写的很好,很真实。大家再给点掌声鼓励鼓励,王老师说到。子时教室里又传来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把目光都投向了我,有呐喊声 ,尖叫声,……我没有说话,而心里却甜滋滋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的享受着这一刻的喜悦,感受着这一刻的感动。
?
记得王老师曾经说过:“写东西就要真实,才能让人感动。”我写的东西或许没有王老师说得那么好,但也算是真实吧!而我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凝聚着王老师的心血,如果没有王老师的教诲,或许就不会有现在我。从哪以后,我喜欢上了写作,因为在写东西的时候,我才会忘记所有的不愉快,也只有在写东西的时候,我才会找到真实的自己。
?
现在的我依然喜欢写作,依然坚持着不曾放弃,因为写作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如果让我几天不写东西,我就会难受,甚至死掉。虽然,我写的东西毫无逻辑可言,但我有写东西的习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就是我的人生。或许,这条路并不是那么的好走,但没有关系,我不怕,因为我喜欢。
?
亲爱的王老师,在曾经两年的历程里,您不仅教给了我丰富的知识,还教会了我做人的真理,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让我在面对成功使不会骄傲自满。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王老师,即使我们已经分别了十年之久,但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恩惠,不辜负您的期望,最后再说一声:“谢谢您!”
?
文@小严
2016.09.10
篇三 :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张增华
我在师范学习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袁涛老师。
我对袁老师印象一开始并不好,他是个二十几岁、中等个头,脸色灰白色,常年的平头短发,有一点内秀的样子;上课声音不大,一口普通话,喜欢咬着字说出来;他的味道寡寡的,淡淡的,一讲话就笑,像个文静的大男孩。远远不及文选课马友文老师的潇洒和气势,打篮球也不及陈新光老师和偶正涛老师帅,跑三步篮都不快。我心里认为他是个普通不过的普通老师。我不怎么怕他,就是亲热不起来。普师一年级时他教我们语基,整天是拼音,词组,我一点没兴趣。期末考试我考了59分,我对他是一万个不满意,一分挡住,第二学期要去补考;害得我年都没过好,一个寒假都在看拼音,词组,句型,补考稍微好一点,但是也仅仅是过了及格线。
二年级时袁老师教我们文选,文选的课很多;我们接触很多,他也知道我喜欢写作,有时也问我三言两句,我回答也积极不起来。有一次学校组织搞庆祝国庆征文,我当时一时冲动写了一个散文诗,交给了负责征文的陈慧老师;我现在感觉我写的有点像顺口溜,或稍好一点;上午上完课后,袁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前掏出我写的征文,也许是陈慧老师给他的,勾着腰站在那里逐字逐句给我批改那个散文诗,讲解怎么压韵,怎样收尾;全班有一半的同学都围在我们周围,有的同学眼里就有了羡慕。我心里对袁老师充满了感激和欣赏;我觉得袁老师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老师。那次征文我得了个二等奖,我很兴奋,认为自己好好学习写作也许能写出些什么。
二年级第一学期中旬学校成立了《小草》文学社,我是当然的粉丝,开过几次会,和我一起去的人有一班的孔健,我们班的王志聪;袁涛老师、张正中老师、陈慧老师、还有偶正涛老师都分别给我们上过课,自此我就觉得我是个文学爱好者,搞得数学王老师、物理杨老师上课常冲我瞪眼,他们不知道以前的理科尖子怎么会变成文学粉丝。( 文章阅读网:.sanen.net )
二年级放寒假前学校号召学生征订一些杂志,我记得我当时就定了《散文》期刊。下课时我把一本散文杂志掏给袁老师看,他笑笑说,“书是好书,要细读,最好看一点文学理论,文学史。”下一节课下课后他掏出一个书目说“这些书图书室都有,寒假前可以借到。”书目中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可惜的是我去借时,图书管理员一本也没找到。有一次我告诉袁老师书没有借到,他把自己的一本袁枚的《随园诗话》借给我,我看了一半,尽讲一些诗眼、意境、押韵,也没能让我太感兴趣。我自己在县新华书店花了四块多钱买一本中西文学比较的书,囫囵吞枣子看了一遍,也没看到我文学水平有多大的长进。却有一本叫做《名作欣赏》的杂志让我着迷,我开始欣赏别人的文章,那本书里赏析了舒婷的《致橡树》,《母亲》,我为诗歌里作者表达的细腻、深沉的感情而流泪,我觉得我懂得欣赏诗歌,有时也喜欢涂涂画画;同时我也自以为懂得欣赏音乐;我记得我听到一首小提琴曲,叫《春天的序曲》,伴着音乐,我眼前就浮现淙淙的流水,小河旁,有小鸟站立在枝头一上一下地起伏,歌唱;有一股流水冲过冰层,冰面融化;在一刹那间我发现所有的学科如音乐、绘画、文学都是相通的。
师范三年级时,学校成立了通讯社,主要原因是中央讲师团来我校支教。讲师团是北京国际广播电台的。我记得团长叫老邱,很随和,很稳重。有个李政老师带着厚厚的眼镜,教二年级,我们班主任陆建业老师有一次开班会时介绍说,李老师是上海人,研究生毕业,有学问,特爱学习,一本新出的《邓小平文选》他一夜把它看完,然后给我们讲。我却喜欢我们的英语老师崔红,还有一个男老师叫丁庆,据说丁老师毕业于北大,以前是北大的学生会主席,我们爱去丁老师的房间,丁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外面的事情,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想象力。那时我就开始跟老师们后面学写通讯稿,李政老师还叫我们成立一个通讯社,叫《晨钟》通讯社。我记得李政老师教我们怎样写通讯,要我们记住新闻的五个—就是ho、 hen 、here、 ho、 hy,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在三年级时给县广播电台发过稿件,每篇稿费三元,总共发过三次,每次写稿之后,满世界找袁老师批改;我当时就幻想着在合肥晚报、安徽青年报上发稿,但寄了几次稿都是泥牛入海,杳无消息;渐渐地我感到有些灰心。
除了写稿之外,我就痴迷于篮球,每晚必打;我和我们班篮球队去过包公酒厂、肥光小学、肥光中学打球;记得三年级时合肥师范和肥东师范都来到我们学校同我们班篮球队交过手;每天清早我起床去跑步,一般跑到桃花源再跑回来;晚饭后我经常去校园周围散步,与几个好朋友探讨人生;那时电影《人生》正在放映,我们都在讨论高家林的命运;我们感觉我们就是高家林一样的人,我们的青春、未来等着我们来创造。
三年级下学期我们要去实习,实习地点在我们县的高刘区长镇小学。长镇学校位于长镇街北的一个小院子里,两排平房分布着一年级到五年级,朝南的盖一间厨房,学校大门朝北;校长姓陈,四十多岁、皮肤黝黑;他首先向我们介绍学校的班级设置、学生数并分配了教学任务。我被分配跟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上海下放知青曹老师后面实习,教二年级的语文,曹老师是民师,把班级交给我们,她很少来学校,她常说“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了”。学校雇一个伙夫,姓刘,每天做三顿饭给我们去吃,我们十几个人就在学校的食堂吃饭,最常吃的菜是豆腐烧肉,豆腐多肉少,但好吃,我一次能吃三碗饭,有时豆腐汤都喝得有点鲜味。学校有一个五十米的操场,有一副篮球架——就是用两根弯曲的长木头上固定一个篮球板的那种,每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实习老师就在操场上打球;当然我们也和附近的长镇中学老师打球,除了打球之外,我们就备课;春天的风吹过,我的心情有点落寞,打球的人越来越少,别人都忙自己的私事,只有我对着二年级的语文书发呆;一个艳阳高照的周五下午,我主动提出给做饭的刘师傅挑油菜秸秆,当时挑秸秆的有李心定、王志聪。当我挑第五趟时,我看到袁老师站在学校的门楼前微笑地看着我;我放下担子,快步朝老师跑去。
那天下午袁老师和我谈了很多,主要是实习的问题、教学方法、学生兴趣的培养,我们的伙食等。下午四点多时,袁老师要回去,我一个人送;走过学校后面的一条水沟,偏西的太阳把袁老师的身影拉得很长,江淮平原春夏之交的风有点凉爽,四野里一个人也看不到;我在老师的身后跟着,想说话,但无话可说,我感觉老师是我的一个亲人,像兄长,又像父亲;当袁老师越走越远时,我的那种情绪越难以控制,我真想追上袁老师,和他再说一会儿话,或者叫袁老师把我带走,但我控制住了。我只觉得眼角有点湿润,有种失落,有种无依无靠的感觉,当袁老师和我再次挥手告别时,我毅然把头转了过来,我怕自己的眼泪流出来;我知道我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
袁老师走后不久,我给他写过两次信,每次老师都回;我记得袁老师给我最后回信是用一首诗结尾,“我、用心开凿着、敲打着,聆听着遥远的回声。”这些年我没有给老师引以为豪的资本,自然袁老师也没听到我的一点回声。再此后我听说袁老师去了深圳,便再没有联系。
这些年昔日的同学们变化很大,或显或贵,或贫或富。只有我这些年还过着平淡的生活;教书、结婚、生子、家庭变故、养家糊口,终没有做出让老师引以为豪的事情,有些个人方面的挫折和教训也羞于向别人提起,更不敢向老师诉说;前年同学会时我期盼再见老师,结果未能如愿;遥遥的听说过老师回到家乡,终未能晤面,深以为憾。有时静下来想一想,还是不见为好;这种绵长的想念能让我的思想更丰满、感情更纯洁;我想还是用心香一柱,遥祝我敬爱的老师在他乡身体健康,四季安好吧!
篇四 : 我的谭老师
有人把老师比喻成灯塔,把学生比喻成航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比喻无比贴切。我们如同一艘艘航船在生活的海洋上横渡,当狂风恶浪袭击而来的时候,老师从前的教育像是灯塔的光芒给我们坚定的信念;当我们置身汪洋大海里,远眺不到栖息的陆地的时候,老师从前的教诲像是灯塔的火焰给我们温暖的希冀;当我们迷惘无助、孤独沮丧的时候,老师从前的教导像是一座明亮的灯塔的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我离开小学已经二十多年了,总是想起小学的数学老师谭老师。我尽管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总是觉得自己还在上小学,谭老师仍然在讲台上给我们声若洪钟地讲课。
那时候谭老师五十多岁。他身材魁梧,宽额浓眉,留着板寸头,下颌蓄着黑黑的胡须。他经常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看上去沉稳而精神。我们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望到他左腋夹着课本走了过来,就顿时停止喧闹,将课本摊在课桌上温习学过的课程。他的脚步伴着悠扬的电铃声走进教室。他总是那么准时,脚步像是钟表的指针。
他健步走上讲台,背过身在黑板上迅速写了三道演算题,转过身的时候目光横扫整个教室。由于班上学生坐得满满的,他不能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便随口说某排某号。班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坐标,大家对号走上讲台做题。
当同学们的眼睛像聚光灯似的齐刷刷地瞄准我的时候,我才恍然明白我也被谭老师点中座号了。我慌慌忙忙站起来走上讲台,由于课下没有练习,面对着黑板上的那道复杂的演算题头脑混沌,毫无思路。我捏着粉笔,茫然失措地站在讲台上。旁边的一个同学下笔敏捷,居然三下五除二将演算题做了出来。他将粉笔扔在讲桌上,气势轩昂地走下讲台。
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黑板前,捏着粉笔不知道怎么写。我心焦火燎,脸颊和脖颈发烫涨红。谭老师瞅了我一眼,见我表情愣怔,就说:“这道题我昨天讲过。你没有好好听讲,课下也不练习,才会做不出来。你先站在旁边听我讲。”他说着,拿起粉笔边说边讲,讲完之后又用黑板擦擦去答案,让我重新做那道题。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摸索着刚才老师的讲解做出了答案,然后低着头、红着脸走下了讲台。( 文章阅读网:.sanen.net )
谭老师望着黑板上我写的演算步骤,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人的智商相差无几,谁比谁聪明,谁又比谁笨!关键是后天的努力。笨鸟先飞,天道酬勤。我们只要努力、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总会成功的。最怕不努力,最怕没信心,这样百事无成。做人要有信心,也要努力。”
二十年的光阴在岁月的长河里似乎只是微风吹过的一丝涟漪,轻轻闪动一下便没了踪影。
今年我们小学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谈到某个男同学做外贸生意发了财,谈到某人近期买了一辆豪车,谈到某个女同学随老公移居到了国外……我将话题转移到谭老师身上。这些年不见,不知道谭老师是否还好。一个同学说谭老师已经退休将近十年了,头发都白了。这次聚会本来要邀请他参加的,但是近些年他随着女儿到了省外生活。据说他目前身体不是太好,毕竟已经七十多岁了。我听后惊愕于时光流逝的无情与人世沧桑的沉浮。
我常常想起做不出演算题那天谭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总是想起他说的“笨鸟先飞,天道酬勤”那些话。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一只笨鸟,没有漂亮的羽毛,没有悦耳的歌喉,也没有犀利的爪子,所以我要勤奋,我要努力,在黎明之前振翮高飞,去寻找自己梦想的天空与森林。
我常常觉得世界是一个大课堂,不管我走到哪里,谭老师就站在我面前的讲台上,目光四处巡视着。在我萎靡不振的时候他鞭策我,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他拿着镜子对着我让我看清自己的不足,在我迷惘无助的时候他伸出援助之手,给我努力前进的力量。
我总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坐标。每件事情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作业。时间是一位严苛而公正的老师,不同的阶段给我们不同的问题。他还会随时点中我们的坐标,让我们站在众目睽睽之下回答,而问题的答案时间已经给我们讲述了。
篇五 : 我的老师
12岁的那年秋天,我升入四年级,这算是我们学校的最高年级了。新学期入学后,我们迎来一位新面孔,我们的新老师,孟斌老师。当时的他,不过二十多岁,清癯俊秀的脸庞,灵气十足的浓眉,遒劲有神的双眸,一头乌黑油亮的发型,一身挺拔整洁的工作装,这便是他留给我的初次印象。他身上特有的朝气是完全别于学校的另外三位老师的,看惯了那三位老师古板敷衍的教学模式,我们更加期待新老师带来的新的教学方法。
像学校的其他老师一样,孟老师也是一个人带着我们整个四年级,其实也就十几个学生。但他并非只纯粹地教语文与数学两门课,他独辟新径,所教授的课程涉及体育,绘画,音乐,算术,以及写作。他提倡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应该学会劳逸结合,多多与大自然接触,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学校的东门前是一片广阔的场地,场地的另外三面被郁郁葱葱的杨树环抱着,参差斑驳的树影摇曳在场地边缘,那便是我们嬉戏娱乐的场所了。在一个静暖温润的午后,孟老师会带上他的那台别致神秘的相机,拉着我们一同走进阳光直射的杨树林里。在婆娑影移的林荫间,我们沐浴和煦微风的轻抚,我们享受柔暖光线的懒照,我们领略神秘相机的光彩,即使什么都不做,我们一样会是心情澎湃的,这种快意不同于平日里的游戏,它没有玩弹珠时的急躁等候,没有捉迷藏时的猜测算计,更没有挥纸宝时的大汗淋漓,它只是一时间的静静享受,是我们幼小的人生的另一种活法。每次这样的“郊游”后,我们都会留下一张张的照片,若干年后,在我再次浏览这些已经泛黄的照片时,我依旧可以从那些稚嫩的笑容里感受我们当时的快乐与不舍,唯一的遗憾便是我没能留下一张与老师的合影。
课堂上,孟老师会抓住时机,让我们就这次亲近自然的经历作一篇自主命题的习作。写作完成后,他会认真地修改,并在班上朗诵那些感受奇特、语言优美的习作。另外,关于数学教学,他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是实际地注重我们的计算能力,他让我们记忆一些基础的数字计算,然后在课后给我们出一些复杂的题目,留做练习,这样的经历给我后来的数学学习留下深刻的影响。孟老师虽然不懂音乐,但他不会扼杀我们向往音乐的童心,他会在闲暇的时候,用他的随身听给我们循环播放一曲曲音乐,让我们跟着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便是我们跟着朗唱的李叔同作的<送别>。如今,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一张张歪斜着的笑脸,若待哺的幼鸟一般摇晃在孟老师周围,然后叽叽喳喳地在孟老师面前放声演唱。那个时候,我们是无拘无束的,是快乐无限的,我们未曾想过学习会是这般轻松愉快的。
如此教学方式,这在当时是不被理解的,质疑者们会带着有色眼镜去透析你的目的。当传统教学遇到弹性教学时,弹性教学者是会被排挤的,我们的孟老师就曾被否定过。有人怀疑他的教学水平,有人揣测他的教学目的,如此种种,我们都紧捏着一把汗,不仅是为着他,也是为着我们自己。好在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当时正是教师短缺时期,老师们虽嘴里有意见,却也没怎么做出过格的事来。灰色时期很快就消去了,我们又继续在孟老师身边活跃着,这一次却是倍加珍惜的愉快。
这样短暂愉快的光阴只持续了一年,2003年六月里,我们红着眼睛相互告别,幼小的我们根本不懂得"匆匆过客"的意思,但那之后我们都做了彼此间的"匆匆过客"。以后的岁月里,我没能再见到我的孟老师,只是隐约听说他离职了,结了婚,在家务农。这其中的缘由,我是无从知晓的,但我认定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给我的东西,让我获益匪浅,我会永远牢记在心。
一六年九月九号( 文章阅读网:.sanen.net )
相关信息
热门信息
顺时针纪念册成都总部
13908096439(陈先生)
028-85160803
顺时针纪念册上海办事处
13641818559(陈先生)
顺时针纪念册重庆办事处
13983018432(刘先生)
顺时针纪念册昆明办事处
13987676497(陈女士)
顺时针纪念册贵阳办事处
13008114378(陈先生)